720 偷跑评论-《电影巨匠》


    第(2/3)页

    在犯罪三部曲之中,兰斯洛特探讨了一个十分深刻而现实的话题,到底是什么铸就了罪恶?在‘水果硬糖’之中,兰斯洛特又探讨了另外一个十分严肃而沉重的话题,到底是什么让人们放弃了正规的法律正义手段,选择了罪恶?

    这是两个十分相似的话题,但却导向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后果。‘水果硬糖’揭示了一个残酷而血腥的答案:如果法律正义手段无法达到惩戒的目的,那该怎么办?

    为什么无数罪犯走出了监狱之后,还会选择再犯、三犯?甚至许多罪犯被判终身监禁之后,却依旧没有办法摆脱犯罪的习惯?犯罪三部曲里,兰斯洛特阐述了他的观点,人之初性本善,导致犯罪的根本原因是来自社会的冷漠和环境的影响;但‘水果硬糖’里,兰斯洛特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人之初性本恶呢?那么我们又应该怎么办?

    打破猎人与猎物之间的恶性循环,就好像打破大自然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一样,看起来像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杀戮是狮子的本能,那善与恶之间,到底什么才是人类的本能呢?如果人类和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杀戮和犯罪又应该如何制止?

    这不仅仅是一个电影核心思想,更是一个哲学命题,如此恢弘庞大的主题,兰斯洛特在人性/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电影里的细节十分值得深思。

    海莉曾经有机会逃走,但她选择了留下来;杰夫曾经有机会报警,但他选择了放弃;咖啡店店员曾经有机会识破危险,但他选择了调侃;隔壁邻居曾经有机会打断犯罪,但她选择了沉默;吉奈尔曾经有机会终结犯罪,但她选择了不告而别。

    每个人都有选择,准确来说,每个人在面对善与恶时,都拥有选择的权利,这也是人类和动物的最大区别,思考和动手的能力让我们成为了所谓的‘高级动物’,但讽刺的地方就在这里,每个人都会做出相似的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那一个决定。

    在犯罪三部曲之中,兰斯洛特将这种行为定义为‘社会冷漠’,可以理解为自私,也可以理解为自我保护;但在‘水果硬糖’之中,兰斯洛特将这种行为定义为‘性本恶’的根源,当自私成为保护自我的借口,当懦弱成为逃避伤害的避风港,当恐惧成为放弃对抗的理由,我们已经在用这样的方式犯下了罪恶,犹如蝴蝶效应一般,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这种悲观到绝望的情绪贯穿了整部电影,也成为了作品绽放人性光芒的根本来源。值得注意的是,海莉在电影里的每一次选择都具有深意,这也是兰斯洛特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谴责的一种手段,我相信,每一个观众都可以从海莉的选择之中品味到不同的意义,而这种‘差异’,恰恰是性本善、性本恶的区别,又或者说,这也是我们如何定义自己的区别。

    观看完‘水果硬糖’之后,属于这部电影的精彩才刚刚开始,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这也是兰斯洛特作品之中最为美好的部分。

    在奉献了叫好又叫座的犯罪三部曲之后,兰斯洛特再次带来惊喜。尤其是小格局的剧本,将兰斯洛特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人物都拥有自己的使命和隐喻,每一个情节都饱含着反思的余韵,每一句台词都具有相对应的意义,甚至就连每一个画面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看似平淡无奇的小格局之中,却迸发出了令大部分作品都黯然失色的人性光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