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 壮志在我胸-《董锵锵留德记》


    第(2/3)页

    “所以导游圈里有句话,如果你恨一个女人,就把她送到米兰。”老白幽幽道,“米兰会帮你报仇的。”

    “这得多大仇啊?”说话间董锵锵就看到佟乐乐手里捧着一堆东西陪一名女团员快步走向付款台,而付款台里的外国售货员则笑得合不拢嘴地指挥其他服务人员帮她打包。

    “其实很多国人都不知道,”老白压低声音道,“意大利很多奢侈品其实都是国人生产的。”

    “真的假的?”董锵锵表示不信,“不能吧?我看那标签上写的可不是中国制造。”

    “李小龙的《猛龙过江》里就有一些这方面的侧写。”

    “那片子我小时候看过,可那不是功夫片么?”董锵锵奇道。

    “上世纪70和80年代很多南方人都会选择移民到意大利谋发展,像广东人福建人到了意大利喜欢做餐饮,浙江人虽然也做餐饮,但更擅长服装加工,而服装业又是意大利的支柱产业,勤劳、手巧、隐忍、价廉的中国人通过几代人的手艺彻底征服了挑剔的意大利人,很多国际大牌就逐渐把代工的活交给浙江人来做。一来二去,现在很多大牌的产品其实都是意大利的华人做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罢了。”老白指着一群正在专心致志挑选衣服的外国消费者说道,“很多衣服的牌子虽然还挂着MadeinItaly,但其实就是贴牌。商品设计还是意大利人,但制作已经完全由华人完成,质量和手工没的挑,成品都能达到国际水平,普通外国消费者根本无法分辨其中的细节,然后再销往全球。因为代工利润极低,所以那些大牌才能赚的盆满钵满。”

    “如果真是这样,那些华人也真让人佩服。”董锵锵发自肺腑地赞叹道,“能得到外国人的认可不是件容易事。”

    “刚才来的路上你留心过道路两旁的餐厅和超市了吗?”老白问道。

    “嗯,你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那些门头上写的好像都是中文。”董锵锵边回忆边说,“而且数量还不少。”

    “那些80%都是国人开的,还有些是东南亚人开的冒牌中国店,就为了多招揽些顾客。不仅米兰是这样,罗马,都灵,佛罗伦萨,维罗纳,比萨这些城市的情况也都差不多。”老白若有所思地感叹道,“那代人才是真正的过江龙,赤手空拳,敢闯敢拼。咱们这一代不如他们那时条件艰苦,但混得却不如他们风生水起。”
    第(2/3)页